暂无评分
去评分 >
良心的问题可以根据其主体(即人)进行适当的划分。因为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单独从他自己的角度考虑,或者从他与他人的关系和作为社会的一员来考虑。所以良心案例也应有所区分,有些是单独考虑其自身,有些是考虑他与他人的关系。
人处在两种关系中:与神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就他与神的关系而言,他被称为基督徒,也就是基督的肢体或神的儿子,他的责任是照着神话语中所启示的神的旨意来认识和敬拜神。就他与人的关系而言,他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群的一员。作为社会的一员,与他相关的问题有三种,对应三种不同的社群关系。因为每个基督徒都是家庭的成员,教会的成员,以及国家的成员。相应地,良心问题有些涉及作为家庭的成员,有些涉及作为教会的一员,有些涉及作为公民的一员。总之,所有与人相关的良心案例都可归结为三方面:第一,作为个体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第二,作为人,与神的关系;第三,作为家庭、教会或公民这三个社群的人,与他人的关系。
第一类问题,关于人与自己的关系,特别有三个问题。第一:一个人必须做什么,才能得到神的恩宠和救赎?第二:他如何才能在良心中确信自己得救?第三:当陷入困境或跌倒时,如何才能恢复自己?本书主要讨论这些问题。
帕金斯的书籍从来不会让寻求真理的人失望!
【作者简介】
威廉‧帕金斯(William Perkins,1558-1602),清教主义之父。
现代学者一直将威廉‧帕金斯誉为“伊丽莎白时代清教主义的首席建筑师”,“都铎王朝的清教徒神学家”,“最重要的清教徒作者”,“清教主义神学王子”,“寂静年代最理想的清教徒牧师”,“所有清教徒神学家中最著名的”,“清教主义之父”。他们将帕金斯排在第三位,与加尔文、贝扎并称为“正统神学家三巨匠”。帕金斯是英国神学家中第一位出版的作品比加尔文多的人,他也是第一位对英伦各岛、欧洲大陆及北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新教神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