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分
去评分 >
一般信徒每每認為宣教士是超人,常期望他們有超常表現,卻較少想到他們只是常人,尤其在異地跨文化傳福音,獨自面對屬靈爭戰時,會心力交瘁。作者以過來人身分,縷述宣教士的心路歷程,面對的挑戰,和所承受的壓力。作者呼籲信徒支援宣教士,是從與他們交朋友開始的,所以提到不少生活小節,讓人從最切身的「小事」做起,是要關心到宣教士的心裡去。
【推薦辭】
作者身為宣教士及輔導員,以她豐富的經驗,幫助讀者明白宣教士身心靈所面對的掙扎及挑戰,並幫助教會懂得如何明白和關懷宣教士,成為他們熱情的支持夥伴。作者的坦誠寫作,帶出幽默感,令讀者更容易瞭解宣教士的實況,使宣教士在關懷及支援中,學效使徒保羅的榜樣,持續忠心地跑盡其宣教 路。
——曾景雯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從曹姿孋宣教士的分享及成長,我們看見神細心地、按部就班地培育她,不單成為宣教士,更成為宣教士的關顧者及同行者。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女孩子,神能培育她,也同樣能培育你,這叫我們放心學習去關顧宣教士,也放膽踏上神呼召我們的宣教路。Judi姐為人親切坦率、開朗爽快、常帶笑容,擅長從遊戲活動中教學,學生們上課既開心又學進心坎里。本書把關顧宣教士的課題盡錄,既有情,也有理,不單助你深思細想,發人深省;在你停過、想過後,更有實際的建議,生出關顧宣教士的行動來。讓我們在與宣教士同行的路上,滴滿脂油。
——姚桂芬
禧福協會海外事工主任
在華人教會談宣教,焦點往往是落在「大使命」及「禾場的需要」,這是很自然和合理的。但這種做法卻往往令華人教會未能對宣教士的需要有足夠的關注。當宣教士回來述職時,大家往往只會期望著一些令人興奮的見證,很容易忽略了宣教士也可能會充滿苦情。華人教會在關懷宣教士的事奉上,有很多功課需要學習。這本書的作者曹姿孋宣教士,在關懷宣教士的事奉上累積了多年的經驗,她這本書將可成為華人教會學習如何關懷宣教士的課本。
——鄺振華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副教授
【作者簡介】
曹姿麗(Judi Chee-Lai Chow)生於香港,長於美國,大學時信主,1979年加入美國「中信」,1991年成為宣教士。她先後獲美國達拉斯神學院聖經研究碩士及西方神學院輔導學碩士學位。自2000年起加入香港「中信」,出任「中信國際差會」宣教士支援主任。於2004年與幾位以關顧宣教士為己任的同工創立「同路坊」,專注訓練、輔導及凝聚宣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