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分
去评分 >
基本上,「宗教比較」這門學問在學術界有兩派。一派認為,兩種不同的宗教是無法比較的(此派所持的立場為「不可化約論」,英文是Incommmensurability Thesis ),因為每個宗教都有不同的世界觀、不同解釋問題的預設,因此,任何方式的比較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派卻認為比較是可能的。這派學者認為,經過客觀的分析,可以比較不同宗教的一些平行觀念,只要有詳細的註解和描述,明白各自的特色以及一些相對應之處,就可以找到相同點和相異的看法。
大體而言,佛教對於人生的反省是從苦難開始;而孔子的儒學則側重務實,並分析”為人」的角色與責任;老子所關注的卻是宇宙不變的法則—道,以及道在人生中的具體應用。基督教所強調的則是,人應以受造者的身份,用信心來回應造物者的召喚。
若要將兩種不同的宗教傳統和教義做比較,需要精通這兩個領域的學問,否則便是自說自話,沒有多大的意義。
本書作者莊祖鯉先生既擁有化工博士學位,受過西方嚴謹的科學訓練,又潛心研究中國文化多年,通曉基督教與中國的傳統,獲得美國三一國際大學文化研究哲學博士學位。如今把他鑽研的成果出版以饗讀者,對於今天有意釐清基督教思想和中國傳統信仰關係的知識分子來說,不啻為一難得佳作。
——陳宗清
美國恩福基金會創辦人及會長
【作者簡介】
莊祖鯤博士系福建省晉江縣人,出生於台灣台北市。莊博士原來從事化工專業,曾獲得美國西北大學化工博士學位,並在工業界及國家級科研單位工作15年之久。1990 年莊博士因為對中國文化及道德問題之關注,乃再度赴美深造,於1995年獲得三一國際大學文化學博士學位。莊博士現居美國麻州波士頓。從事教學、研究及寫作的工作, 經常在美國、加拿大及中國、東南亞等地講學。著有《契合與轉化: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關係》(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