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分
去评分 >
本书全新解读了荷兰新加尔文主义神学家赫尔曼·巴文克(1854-1921)著作中的有机主旨。在此研究过程中,显而易见的是,当巴文克使用有机主旨时,他延续了教父神学和宗教改革神学的传承。然而,他并非只是复原此传统。确切而言,他对有机主旨的使用在19世纪晚期的文化知识处境中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发展。
【学者推介】
借着改变赫尔曼·巴文克研究领域的主导趋势,恩雅各成就斐然。此书所反对的立场假设了巴文克的正统性和他对现代性的开放之间存有张力,从而产生了“双重巴文克”的张力,例如导致二元论的圣经观。恩雅各则以巴文克神学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有机观念)为出发点,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此有机观念与19世纪文化的联系并非十分密切;有机观念是与神在被造物中所呈现的三一性紧密相关的。恩雅各并未否认巴文克思想中存有张力,但拒绝这些张力是不可调和的。“有机”一词的神学特性暗示了巴文克思想和生活的合一性;他的生活又表现了其世界观的特征。在巴文克研究的新阶段,“有机”一词将会很有前景,并且成果丰硕。
——乔治·哈林克(George Harinck),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历史学教授(荷兰新教历史)
恩雅各的研究反映了近期对赫尔曼·巴文克神学研究兴趣的增加。他将自己的著作置于19世纪荷兰神学和教会生活的处境中,探究了有机主旨的重复出现,以此说明了巴文克在现代处境中强有力地捍卫了改革宗教理学。借着论证巴文克神学的潜在合一性,恩雅各质疑了此书所涉及的一些对巴文克的标准批判。恩雅各为我们理解这位现代时期主要荷兰神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卫·弗格森(David Fergusson),爱丁堡大学新学院道学教授(Professor of Divinity)
恩雅各对赫尔曼·巴文克思想中无处不在的“有机主旨”的密切留意在巴文克研究领域中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在此之后,巴文克研究就不能忽略此新方法。恩雅各的著作不仅最终指出了巴文克思想中三位一体和有机体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要撇弃先前普遍采纳的以二元论“双重巴文克”的观念来解释巴文克著作的进路。由于这些原因,此卷恩雅各著作对于想要尝试阅读巴文克《改革宗教理学》的读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我非常高兴看到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为此深表感激。
——温永勖,中华福音神学院系统神学助理教授
“雅典与耶路撒冷”的分离主义,是当代华人与美国保守改革宗常见的现象:一方面高呼“世界观”,一方面却在思想与生活上与世隔绝。巴文克笔下的正统改革宗思想及现代德意志观念论哲学术语,过去数十年间一直令学者费解。恩雅各教授在书中指出巴文克如何批判、修正观念论的“有机主义”,将其纳入正统改革宗的体系。作者破除分离主义的迷思,初探这位改革宗神学大师有容乃大的原貌,开启了当前巴文克研究的新范式。
——曾劭愷,浙江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