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分
去评分 >
本书是探讨中国哲学与文学中一个很特别的理学,就是境界,我在50岁时出版《中国哲学的重构》一书,指出境界是“生活世界本身,是无限复杂的事件网络,而有多面向的呈现。不同的修养工夫进路,会从独特面向来观生活世界,只能见其一面向的真像,但不能见其整体。”这些对生活体悟的人生真相,有些境界的领悟和推进,是从人修养而可体会到的。
由信仰进入重生得救之后,如何在灵性上有所提升,而展示属灵生命的境界呢?那与信基督前的佛道儒境界又有完全不同的体悟了。佛、道、儒是修养所达的不同领悟,其中契会到佛学的缘起性空,无常无我,道家的大道自在,无为无不为,及儒家的仁心流发,良知与天地本体合一。这些是人从哲学与修养达至的人生境界,但不是与上帝感通的境界。与上帝感通的境界,不能单由人这边达至,而是由上帝主动临在,从启示与救赎,而产生人与神相遇感通,而重生得救的大自在和喜乐,对这境界的反思是神学的。
本书最后一部份论述境界神学,是通过耶稣在山上陈述的八福,去描述基督徒属灵生命的八重境界,使人能以信心、盼望和爱心提升灵性,与上帝恩情共融。要进入八重境界,必须先灵性上进入上帝的恩情,而委身跟从上帝的旨意行事,而实践天国的使命,在地上行出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国度的境界。
【作者简介】
梁燕城,十三岁开始阅读老庄思想与希腊哲学,追求人生出路,之后研读佛、道、儒经典,也打坐修养,曾求教隐世老法师学佛,大学时追随新儒学大师唐君毅等,研读儒学,对中国古今哲理有领悟心得,后在修养中反省到罪的问题,读圣经而明耶稣基督救赎之道,成为重生基督徒。而后又研读神学与灵修学之道,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获得哲学博士,跟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弟子成中英,专研中国易学的本体诠释学与儒学方法论。多年来寻求基督信仰与中国哲理会通与转化,及发展中华神学。
今为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创办人及院长,《文化中国》学术季刊总编辑、中华神学《研究季报》学术季刊总编辑、曾为加拿大维真学院中国研究部创办人、西三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宗教学院研究项目副主任、山东大学与中山大学博士生指导教授、四川大学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新基地教授、2023年获暨南大学文学院及外国语学院聘为兼职教授。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曾多年为香港和温哥华报刊专栏作家、美加两大城市中文电台时事评论员。
2001年开始在中国山区扶贫助学,到2023年底资助了21,000多人次贫苦学生。2012年获中国委任为政协海外列席代表,同年因在中国的贡献获得加拿大英女皇勋章,2016及2017年被广西自治区政协委任为海外贵宾,2018年获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会纪念状及奖状,2019年因中国贫困儿童教育与弘扬中国文化的贡献获美国加州州议会奖状。出版学术与普及著作33本,发表论文120多篇,数十套影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