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分
去评分 >
创世记第三章是否有关人类始祖犯罪并原罪的问题,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三天历程中为何缄默?雅各雅博渡口的叙事是否隐藏着一个神学问题:雅各真的改变了吗?本书定位为神学诠释,意在从文本中读出神学含义,也志在使文本和读者进行更多的思想对话。这诠释是关己的,故能含摄一种信徒的读经和人生经验。
阅读关己,但不停于己。己与群是息息相关的,因为那关乎以色列民的,也是关乎教会作上帝子民的。这诠释尊重文本的被掳回归的背景、文本和体栽、文本对于成书时期的信息,文本中所反映的上帝并祂和以色列民的身分确立的关系,其母题正如本书书名所示,反映了祂的信实和护佑。
本书关注一个作为创世记的阅读群体和接受群体的华人教会。如何借助于一种具历史意识的五经研究之力,超越一个深被基要主义和圣经主义所宰制的文本世界。所以,本书导论中主力梳理出一个创世记或五经的诠释中仍有待充实的理论溯源和演变,继在本文中以被掳回归作为五经完成时期的视角切入一个神话体栽的神学诠释,并以同样的视角诠释之后的三十九章而读出一个确立子民的神学意图。
作为神学诠释,此书最后不得不面对的是得地应许效应史下的锡安主义,到底是该留或弃的问题?
【作者简介】
黄厚基(Ooi Hio Kee),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神学思考始于系统神学后转向伦理学,后醉心于文本诠释,在彻底的跨界中进行一种关己的神学思考。著有《欲情.神情:黄厚基诗集》、《穿越文本:圣经、生命境界与神学诠释》、《同性恋的十字架2:从生命挣扎中的叩问到灵性的愿景》、《戴维皇朝:撒母耳记的神学诠释》、《只有这一生》。已出版的博士论文(A Double Vision Hermeneutic)提出主体互涉的诠释,扣紧生命主体、文本,以及传统之间的融合和张力。曾发表多篇期刊论文及数本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