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6年,奥古斯丁卸任希波主教时,继任者埃拉克利乌斯曾说:“蟋蟀鸣叫,而天鹅沉默。”然而,奥古斯丁没有沉默,在他之后也不断有天鹅发出鸣唱。本卷中谈及的三只“天鹅”是伟大的布道家司布真,关心孤儿并支持宣教事工的慕勒,和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都是英格兰人。尽管他们彼此有差异,但是基于对上帝的信心结出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在强调圣经、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赎工作、重生和归信的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动主义和宣教工作上,都是彻底的福音派。但是各自生命中经历的苦难,使他们对上帝大能的良善生出了无比的信心。
本书首先对中国教会语境中的“反智主义”作出定义并分析了其核心特征,接着在追溯其历史渊源时考察了上个世纪对中国教会影响至深的三位教会领袖——倪柝声、王明道和宋尚节——思想中的反智倾向,然后对中国教会的反智主义作出神学探源,从上帝论、基督论、创造论和人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反智主义的神学根源,最后对中国教会提出建设性提议。
基督徒的生命就好像一張三足鼎峙的凳子,第一條凳腿是上帝的道(即教義),第二條腿是信徒切身的經歷,最後一條腿是信仰的實踐。人若想在靈程路上站立得穩,這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然而,近年來,不少信徒的靈命並沒有全面地具備這三方面,他們不是只注重教義,就是只追求個人經驗,再不然就是只講求信仰的實踐。我們必須重新回到聖經中所談到的,關乎真生命的源頭、真生命的本質和眞生命的外在表現等等基要眞理上。
我们都会面对苦难。疾病,衰亡,疼痛,逼迫……有时不为人知,有时却无处可藏;有时起因明确,有时却毫无缘由。然而,今天的基督徒往往没有做好准备,以长远眼光看待百般试炼。在本书中,肯·博亚帮助我们看到神
本手册以圣经文本为中心,鼓励读者规律有系统地透过每天读两章圣经,来思想并省察自己跟神的关系,让真理来塑造我们的心思意念、行为与生活,迥别于一般以个人感受为中心的灵修书。
本手册以圣经文本为中心,鼓励读者规律有系统地透过每天读两章圣经,来思想并省察自己跟神的关系,让真理来塑造我们的心思意念、行为与生活,迥别于一般以个人感受为中心的灵修书。
杰克·米勒的牧函堪称富有怜悯心的领导力典范。他教导说,基督徒领袖应该首先成为仆人,而正确的态度唯有源于真正与神相遇而改变的心。
这是一个危机的时代,人工智能正热腾腾地将“美丽新世界”变成现实,人的特质和生活世界却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与人疏离,市场经济塑造消费人格,理性失陷,反智流行,价值混乱,自然生态危在旦夕。这些文化趋势也正在不可避免地冲击基督教信仰。
这是圣经神学领域的一本杰作。作者以精湛的学术技艺,紧扣“上帝的国度”这一核心主题,徐徐展开救赎历史的壮阔画卷,清晰而忠实地描画出圣经正典66卷书所呈现的“一位上帝、一本书、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