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內蘊於中華文化深層,許多成語、典故皆從易經而來。然而,易經的卜筮體裁難免令基督徒有所抗拒。周聯華牧師(1920-2016)所撰《易的神學》嘗試以易經的語言素材,對教會闡釋基督教的神學概念,期望能建構本色化的神學;然而以文本批判理論所謂「理想讀者」而言,不熟悉易經文本的建制教會會眾恐怕並非首選。
本書聚焦於處在「邊緣」位置的馬來西亞砂拉越華人基督徒群體,動態地呈現在國家主導的伊斯蘭化背景下,他們如何保持其宗教信仰與族群身份,並拓展跨國網絡,進而理解這一邊緣群體的主體性與能動性。
《中國億兆》展現了中國某種民間基督教的發展歷史,這種歷史在當今仍有故事在發生,並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當代中國基督教的品格與面貌。